《现代汉语》教学方案

     一、整体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现代汉语概述;汉语拼音方案及声、韵、调基本知识,音节,语流音变及朗读;汉字的形体构造及规范化;词的内部构造,词义系统,熟语;词类,短语、句子的内部结构和层次划分,复句,常见的句法错误;语音、词语、句子的修辞,修辞格的运用等知识。
      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们秉承“用教材来教”教材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知识点不脱离教材,课堂实施过程不依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和信息化资源,如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整理成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配合学习资源制作课前自主学习资料包;用微课、慕课、视频等对教材中的文字阐述和案例进行补充或替换,学习内容更加精炼,形式更加直观。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高职语文教育专业三年一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对所学知识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学习态度稳定良好,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从学生的知识结构来看,学生在中学时曾有过接触过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内容,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体系。从学生的技能能力来看,学生能够利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部分学生的普通话语音发音不够标准。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来看,学生明确现代汉语语音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师岗位的重要性,但普遍认为语音理论的学习枯燥无趣。从学生的信息素养来看,学生熟悉“雨课堂”平台,了解 “中国大学MOOC”APP、“讯飞语音输法”、“普通话测试”、“GitMind软件”、微信小程序“普通话学习评分”“小打卡”、录音软件等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3.教学目标分析
      (1)掌握语音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准确地发音和分析语音的能力,能说出标准的普通话。
      (2)掌握汉字的产生、特点、作用、形体、构造、规范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正确运用现行汉字的水平,为将来研究或教学现行汉字打下基础。
      (3)掌握现代汉语词汇和各种词汇单位的含义,语素构成词的方法和类型,词义(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素的分析和运用、语义场、语境和词义),词汇的构成,词汇的变化和词汇规范化等,能够正确地辨析和解释词义,提高用词的能力。
      (4)掌握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原则,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及其类型,分析句子的方法,标点断句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掌握用词造句的规律,具有辨别词性、短语和句子的类型,析句、造句以及分辨句子正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现代汉语。
      (5)掌握修辞和语境,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锤炼词语、调整句式的方法,常用修辞方式、语体等。学生注意选词炼句,能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掌握综合运用语言的原则、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达到准确、鲜明、生动、精练、连贯、得体的要求。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6)在现代汉语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7)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汉语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汉语的方法。
      (8)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策略
       1.教学手段
       传统媒介与数字传播相结合。除传统媒介的使用外,充分利用雨课堂等多媒体教学平台为主课堂教学手段,通过雨课堂实现课前导学,课堂签到、点名、互动、评价和课后作业布置检查以及答疑等。学生登录“中国大学MOOC”APP进行自主学习,用手机讯飞语音输入软件、微信小程序“普通话学习评分”、普通话测试APP等软件检测学生发音的准确率,用GitMind软件在线制作思维导图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教法学法
       结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学与做相融合,学习和考核相同步”的教学思路,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融合在教学模式中,最终形成了“教中有学、学中有做、做中有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体系,其中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讲练结合法、直观演示法、案例分析法等。
      3.教学资源
     (1)“中国大学MOOC”APP现代汉语课程微课。
     (2)课前导学案。
     (3)多媒体课件。
     (4)中国共产党党史及红色经典作品文本与朗读视频。
     (5)发音动画。
       二、教学实施过程
       我们根据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方案。采用教学模式为:课前自主学习→点评与展示作业→实时讲解与深度学习→实践技能→归纳总结→课外拓展运用。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选用多媒体教学环境实现课堂学。
语音是口耳之学,要求教师语音准确,多示范发音,多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在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发音、听音、辨音、拼读、拼写的训练。本教学设计将红色经典文化有机融入现代汉语语音的教学中,通过朗读与赏析红色经典作品去学习红色革命文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进而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教学过程实施的总体设计思路是:课前,通过“雨课堂”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登录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在平台上传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中,先是设计情境或问题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是探究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掌握工作岗位技能;最后是巩固提升,实践技能。课后,利用“雨课堂”平台和“讯飞语音输入法”、“普通话测试”APP、“GitMind软件”、微信小程序“普通话学习评分”、录音软件等,线上测试、线上学习进行知识巩固和拓展,线下实践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 教学实施效果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教学目标
       结合现代汉语课程的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红色经典文化与现代汉语语音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朗读与赏析红色经典作品学习红色革命文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准确地运用汉语的能力,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现代汉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 “理实一体化”教学,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让师生在做中教在做中学,避免出现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范毕业生往往理论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而实践能力却比较弱。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正是较好地弥补了这一不足,突出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了学生的职业精神。

       (三) 以生为本,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连接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个别化自主学习、小组协同学习。比如,语音是口耳之学,要求教师语音准确,多示范发音,多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在教学中实现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加强发音、听音、辨音、拼读、拼写的训练。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开设了“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理论与实践”,对接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标准,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四、教学特色与创新
       (一)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
       通过雨课堂、微信班群、钉钉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连接教师、学生和网络资源,构成“三端一平台”实现教学信息资源同步共享。线上教学,教师通过“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共享微课教学视频或网络慕课教学资源,发布导自主学习任务单、自学检测题供学生自主学习。师生随时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微信、钉钉课堂等互动与交流、答疑、作业下发与回收。线下教学,充分利用智慧教学平台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管理,课后拓展延伸。
      (二)采用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避免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师生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了“教、学、做、考”四位一体。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中由实时讲解、一线链接、讲练结合教学环节加一个其他教学环节,其中“其他”教学环节可设计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来进行。这四个环节无先后顺序。最后总结归纳,结束课堂,课后延伸。
       (三)使用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实现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考核结果更加透明、效率更高。评价方面除了有教师评价,还有小组评价,学生评价;有课堂表现、考勤,有作业成绩,还有期末笔试成绩和技能考核,这样多元、多维的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更客观、公平公正。平时评价重在考评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学习态度。课前,在雨课堂平台发布考核内容,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完成课前测试。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即时打分,实时获得考核评分。课后,学生须及时完成课后作业。通过钉钉班群在线测试、课堂即时打分、课后作业打分的多元化的考核手段,实现了全过程监督考核目的,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